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听说王昭君出塞是为了和亲,还比较憋屈,王昭君:不懂别瞎说!

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3-07-03 14:01:20

提到王昭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昭君和亲的故事。汉元帝时期,湖北女子昭君入宫做了一名宫女,因为貌美,她不肯向宫中的画师毛延寿行贿,毛延寿挟私报复,故意将她画丑,导致她一直没有机会被皇帝宠幸。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长安,想要与汉朝结亲,其貌不扬的王昭君就被选中,赐给单于。汉元帝在招待单于的宴会上,特意召见王昭君,却惊讶地发现原来她才是宫中最艳丽的女子,但因为已经答应单于,无法反悔,只好忍痛割爱,送昭君去和亲。事后,汉元帝令人调查昭君被“雪藏”一事,知道是毛延寿从中作梗,下令将其处死。昭君和亲在民间流传甚广,也是文人特别喜爱的题材,有大量的诗词、小说和戏曲。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昭君和亲无一不是在汉廷懦弱、匈奴势大的背景下进行的,昭君和亲是汉王朝屈辱求和的表现,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刘德凯版汉元帝


(资料图片)

一、王昭君生平

在正史中,关于王昭君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班固《汉书·元帝纪》、荀悦《汉纪》、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有意思的是,这些记载连她的名字都不统一,共有王樯、王嫱、王牆、王昭君四种说法。此外还有“宁胡阏氏”的封号。因此就有学者指出,王昭君除了姓王可以肯定外,其他的名字可能都不真实。

王昭君以家人子的身份入宫,起初只是一名待诏掖庭的宫女,她的名字被记下来的概率很小。现在常说的王昭君可能是一种封号。王昭君出嫁匈奴,有政治使命在身。为了表达对匈奴的尊重,汉廷必须为其选择一个合适的封号。王昭君是民女,肯定不能封为公主。汉代有赐封女子为“君”的先例,比如汉武帝就封其同母异父的姐姐为修成君。《说文解字》云:“昭,日明也。”而王昭君有天人之姿,“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将其封为“昭君”,代表汉皇光照匈奴,也算是实至名归。

汉元帝竟宁元年,也就是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长安朝见,“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字昭君赐单于”。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后,生一男伊屠智牙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右谷蠡王。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去世,其子雕陶莫皋继立,是为复株累若鞮单于。王昭君按照胡俗,嫁之为妻。二人育有须卜居次和当于居次两个女儿。公元前20年,复株累若鞮单于去世。新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被杀,有人推测王昭君也于这年去世。

《昭君出塞》里的呼韩邪和昭君

二、王昭君是主动请求出塞吗?

按照《汉书》和《汉纪》的说法,王昭君并非主动请命出嫁匈奴,而是接受汉元帝的命令后才出嫁的。但在范晔《后汉书》中,却变成了是王昭君主动远嫁。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入宫数岁,不得见御”,因而“积悲怨”,利用匈奴呼韩邪单于愿为“汉婿”的机会,“乃请掖庭令求行”。其实,这种说法是范晔在《西京杂记》《琴操》一类小说的影响下,又加上他自身不得志的经历,特意反《汉书》而作的。

《汉书·匈奴传》

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与南方政权对峙,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生活于南朝宋的范晔少好学,博涉经史,很有才华,但仕途不顺,不被朝廷重用,后来他卷入了外甥谢综等人的叛乱,失败被诛。范晔生前不见容于世,《后汉书》是他不得志时“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可想而知也会是他的寄情之作。

在范晔撰《后汉书》时,《西京杂记》《琴操》已经传世,而且昭君也开始被刻画成因不得宠而想要脱离后宫主动前往匈奴的形象,这与范晔个人怀才不遇的遭遇也有相似之处。受此影响,范晔将昭君塑造成一个明明有美貌却不得宠的宫女形象。昭君主动请行出嫁北方的匈奴,则是范晔希望自己能离开南朝到北方政权效力的幻想,毕竟他在南朝也不受重视,而当时的北方政权也不拒绝前去投奔的南方人。正是由于范晔的“私心”,所以他在《后汉书》中为昭君出嫁匈奴添加了许多细节,而这些细节无形中将昭君矮化成一个在后宫失意的“怨女”,主动出嫁匈奴是她的“泄愤”之举。

白庆琳版王昭君

事实上,按照正常情况,王昭君并不会主动请嫁匈奴。汉代交通不便,又与匈奴习俗差异甚大,王昭君从民间被选入宫廷,与父母亲朋隔绝难通音信已是人生不幸,而到习俗与汉迥异的匈奴生活更不会是一件幸事。汉代人已将出塞远嫁视为不幸。汉高祖时期,吕后为了阻止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匈奴,在汉高祖面前日夜哭泣。汉武帝时,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被安排远嫁乌孙,因为难以适应乌孙习俗而作歌悲泣。皇帝和诸侯王之女尚且畏惧远嫁匈奴、乌孙,作为民女出身的昭君又岂会主动嫁到匈奴?所以说王昭君不会主动请嫁匈奴,她是被汉元帝选中赐给匈奴单于的“礼物”,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她为汉匈和平所做的贡献,毕竟她不仅接受了皇帝的安排,而且也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安排,其标志之一就是遵从匈奴“妻后母”的风俗,嫁与继子为妻,这对深受儒家纲常伦理影响的汉代人来说是特别难得的。而且,王昭君的子女后人共计三代十余人都致力于汉匈友好,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这样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是一个“怨女”?

杨幂版王昭君

三、昭君出塞是和亲吗?

在汉代以及范晔的记载中,都没有将昭君出塞与和亲相连,并不是因为他们漏记或隐瞒的缘故。而是因为在两晋南朝以前的观念中,昭君出塞的确不是和亲。汉代民族“和亲”是指民族和解,是说原本有仇怨、互相战争的民族,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也就是“化战争为和平”。有民族仇怨、有战争才会有“和亲”,没有民族仇怨、战争,也就不会有“和亲”。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率众降汉,匈奴成为汉朝的藩属,双方自此没有战争,直到王莽上台后,汉匈局势恶化,双方才重又发生战争。王昭君是在元帝时期出嫁匈奴的,这一时期没有战争,也就没有和亲的必要。呼韩邪之所以“愿婿汉氏”,其目的是巩固、强化匈奴与汉朝的臣属关系。汉朝的确有和亲之举,最先发生在汉高祖时期,即刘敬建议鲁元公主出嫁匈奴,后因吕后哭闹才作罢,找了其他女子代替。

鲁元公主

到北朝隋唐之际,“和亲”一词有了新的含义,即“跨民族政治联姻”。在这一时期,“和亲”和“跨民族政治联姻”概念出现了重合,“和亲”就成了民族政治联姻,反过来看,民族政治联姻就是和亲。而王昭君出塞嫁匈奴本是一场跨民族政治联姻,但因“和亲”概念已经出现了变化,昭君出塞就被引申成了昭君和亲。在唐朝,“昭君和亲说”正式出现了,首先由刘知几之子刘贶提出。自此以后,“昭君和亲说”大行其道,直到今日还广泛流传,但这其实是一种误传,也抹杀了昭君出塞的真正意义。

文史君说

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是在汉朝真实发生的,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和亲,更不能像一些文学作品那样认为这是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在王昭君出嫁匈奴时期,汉匈已处于和平状态,是匈奴主动前来亲附汉朝,要求与汉朝结亲,以维护其与汉朝的藩属关系。王昭君出塞正是为了巩固汉匈关系,强化汉匈政治整合,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昭君出塞是一场民族联姻,而非和亲。

参考文献

葛亮:《谁说王昭君嫁匈奴单于是“和亲”》,《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李均惠:《后汉书》误记王昭君事辨析,《文史杂志》2009年第3期。

王砚天等:《化腐朽为神奇:成就辉煌的政治婚姻——王昭君与三娘子比较研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微雨燕)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