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以来,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雨,海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随着洪水持续下泄,天津防洪工程体系正经历严峻的考验。城市排涝、堤坝加固、转移安置、巡视巡查……连日来,记者采访中记录的多个瞬间勾勒出天津防汛泄洪“全景图”。
(资料图)
凌晨排涝助防汛
时针指向8月2日零点,城市逐渐归于宁静。昏黄的街灯下,身穿橙色防水衣的郭智还在忙碌地开泵排水,与同事们共同开展防汛抢险工作。
已经连续作业多个小时的他有些疲惫,但仍不敢有丝毫放松。郭智是天津市红桥区住房和建设发展中心排水服务部部长,1日下午,他和数十位干部集结,分赴红桥区内的北菜园、玉门四里等多个点位。
在地道涵洞等重要地点,专人在进行不间断实地巡视;在新完善的智慧排水平台前,工作人员紧盯数据变化……
郭智介绍,为了有效应对汛情、方便群众出行,自己和同事一直严守岗位阵地。“积水不排净,人员不撤离。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和降雨抢时间。”他说。
晨阳初升筑堤忙
8月3日清晨6点,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武装部部长吕源冬正在大清河台头段北堤指挥河堤加固工作。刚刚下过雨,天气微凉,但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
台头镇位于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地处东淀蓄滞洪区内,地理位置险要,防汛任务艰巨。在大清河北堤,上千人忙得热火朝天,推土机、运输车一刻不停,数万个编织袋、吨袋装填堆起,堤岸不断筑高加固。
在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工人在大清河北堤上进行堤坝加高加固。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自7月31日起,我们开始对大清河南堤北堤以及围埝约15公里堤岸进行筑高加固,并根据水情变化不断调整施工方案。”一边说着,吕源冬擦了把汗,看着大清河不断上涨的水位,他的脚步不觉快了几分。 午间巡查确保不落一人 “有人没有?有人没有?”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党支部书记寇之明沿着一字排开的院落,边用力敲各家各户的大门边喊…… “今晚洪水就到,必须确保不落一人。”8月1日中午,寇之明领着几名村干部在村中巡查。就在此前一天,天津发布永定河洪水红色预警,永定河泛区内人员立即转移。跟洪水赛跑,通知、排查、转移……到31日夜里,全村626人确认全部转移安置。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